top of page

​​自闭症 · 干预方法

在针对22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干预方法中,有14个已经经过深入研究,并具备足够的证据证明其有效的成熟方法:
1. 关键反应训练(Pivotal Response Training)
2. 行为干预(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3. 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Package)
4. 语言训练(表达) Language Training- Production
5. 示范法(Modeling)
6. 同侪(同伴)训练法(Peer Training Package )
7. 时间表(Schedules)
8. 自我管理法(Self-Management)
9. 社会技能训练(Social Skills Package )

IMG_3737_edited.png

关键反应训练PRT

PRT的理论基础是ABA, 在二十几年的实践中,PRT 又汲取了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情景教育方法的有关内容,它更强调孩子的兴趣和教学环境的情景化。PRT的课堂上,老师带着孩子从一对一的小房间里逐步发展到各种日常环境的活动中,也使用一些经过实证研究的动机教学流程,比如“让孩子选择”,“任务轮换”,“交替难易任务”,“奖励尝试”,“使用自然强化”等。
例如我们在教孩子语言的时候,设置障碍“逼”孩子表达需求。孩子想要玩具车,将玩具车放在高一点,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当孩子指着玩具车或者看向它的时候,我们会辅助孩子说“车”,直到孩子能自己说出来。对孩子表达要求也是循序渐进哦,比如“车”-“玩车”-“我想玩车”。在适当的自然情景下捕捉机会。比如下课了孩子想出去,走到门前打不开门时,老师就会及时辅助孩子说“开门”或“帮忙开门”,这是一个表达愿望、要求的机会。
另外PRT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环节——自然的强化物。例如孩子想要车,当他完成“我想要车”这个表达的时候,直接给他车,而不是奖励他一颗糖果。这样孩子就可以明确建立起两者之间的关系,原来当我表达了需求的时候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了。
PRT不仅适用于语言教学,还可以适用于其他领域,例如:社交、共同注意、认知等。PRT认为:只要训练了自闭症(孤独症)孩子的关键领域,其它的领域就会自然发展。

DSC02918 2_edited_edited.jpg

行为干预

几乎绝大多数学校中,行为干预的程序都是集中于破坏性的行为,教师们关心的问题通常是学生不听讲,擅自离开座位等。这些行为被认为是妨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确实,把干预重点放在破坏性的行为上并没有什么可争议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忘记,还应把干预放在学习行为上,以发展学生的学习技能,如阅读、数学、书写、拼写、完成家庭作业和创造性思维等。强化的重点是增加正确反应的数量及其准确性,旨在使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
大多数行为程序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偶联后反应的维系,但将新行为推广到不同的情境中同样也是衡量行为干预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很多在教室中的行为强化程序都有明显的效果,但在强化程序撤消后,收获就随之消失了,一种环境下的行为改变往往不能迁移到其他情境中。为了克服这种不佳的效果,可以采用如下措施:
(1)在新环境下仍暂时保持对行为的强化。(2)定时强化,即在间隔一定时间后进行强化。(3)逐渐消除强化。(4)改变强化偶联发生的条件,在多种环境下强化行为

IMG_3739.JPG

认知行为干预

CBT可以分为六个阶段:评估或心理评估;重新概念化;技能习得;技能整合和应用培训;推广和维护;治疗后评估随访。


这些步骤基于Kanfer和Saslow创建的系统。在确定了需要改变的行为之后,无论是过度还是不足,并且已经发生了治疗,心理学家都必须确定干预是否成功。例如,“如果目标是减少行为,则相对于基线应该有所减少。如果关键行为保持在基线或之上,则干预失败。”


评估阶段的步骤包括:步骤1:找出关键行为。步骤2:确定关键行为是过度还是不足。步骤3:评估频率,持续时间或强度的关键行为(获取基线)。步骤4:如果过多,请尝试减少行为的频率,持续时间或强度;如果有缺陷,请尝试增加行为。

干预方法: Activities
IMG_3738.JPG

语言训练:

原则:

(一)不断地对儿童说话

(二)对着儿童的视线说话。跟自闭症儿童一起游戏、拿任何东西给他、请他做任何事、帮他做任何事时,要常常对他说简单的话

(三)选择切合情境的话题。眼前看得见、容易了解的自然话题为佳。尤其是以儿童感到关心或喜欢的事物做为话题,效果更好。

(四)不必重复练习太多次。比对一般的儿童多说一、二次左右即可,同样的事在同一个地方不要重复两次以上。不必刻意教学,只要在适当的环境下,不断地、自然地对他说话,让儿童了解语言的意义,便可期待他逐渐会说出话来。

(五)不必矫正发音。即使说不好,有表达意思的姿态即可,若刻意矫正发音,说不定反而会抹杀好不容易培养的说话动机。

(七)模仿电视广告。这时家长或周围的人会以为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不坏,若禁止他看电视,唱广告歌,就可以学习说有用的话。

(八)有耐心的听他说话。自闭症儿童虽然表达能力差,但想说话时大人要有耐心地听他说话。反复地问同样的问题时,大人也要认真的回答。如此,对自闭症儿童说话时,他也比较愿意以语言或非语言的姿势、表情、手势等方式来回答大人。

DSC02966.jpeg

​​录像示范法

1、基本录像示范:目标行为由另一个人或其他人展示,并通过视频示范给学习者。例如,兄弟姐妹、父母或是老师作为视频的主角来示范目标技能。 

2、录像自我示范:使用自闭症儿童自己作为示范主角,录制视频。

3、视点录像示范:从学习者的视角角度(例如,两只手绑鞋带)拍摄明确的目标行为,并显示给学习者。

4、视频提示:将明确的目标行为分解为离散的步骤,然后进行录像并显示给学习者。例如,将刷牙步骤分解录制,使孩子在完成任务时可以观看这些步骤。

有研究称,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录像示范似乎比面对面示范更具激励性,并且对孩子学习某项具体活动或技能时带去的“侵入感”更小。它还能够使自闭症儿童一次只专注于技能或行为的一个方面。孩子可以根据需要,多次重复观看视频以学习该技能。

IMG_3736_edited.jpg

​​视觉时间表法

视觉时间表可分为:

使用漫画形式绘画的图片,使用物件模型,使用真实物件、地点和用具的照片,以及以文字为主或图文并茂的形式。

选择的原则:

主要目的是要「让孩子知道图卡或模型所代表的活动,进而达到明白时间编排以及变动」。因此在选择上主要考量孩子对各类型视觉时间表所使用的符号(模型、活动的真实照片、漫画型图片或文字)的理解。对文字理解佳的孩子可使用以文字为主的视觉时间表;无法理解文字却能够理解漫画图形的孩子则使用漫画型图形的形式;若孩子的发展还停留在需要更具体的表达形式时可以考量真实物件照片或者模型为主的视觉时间表。使用上最方便的是文字型和漫画型,因为家长都可以随时随地写出或画出未在图库内的新事件以便沟通。照片和模型式的方式则需要更多的事前准备因此在面对临时突发的情况的处理就需要较多的步骤

干预方法: Activities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2022 by HEO.

bottom of page